27

2022

-

01

碳峰和碳中和目标下企业能源转型路径

Author:


6月22日,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1年能源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传承百年红色基因,推动绿色转型发展”为主题,是“十四五”之初的主题。在圆桌对话中,企业讨论当前新技术、新业态以及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隆基清洁能源副总经理武林勇:双碳目标给新能源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给新能源产品制造和建筑企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

一是让企业重新认识自己。双碳目标下,新能源特别是光伏将成为主要动力,行业和企业前景广阔。

二是企业责任重大。光伏如何成为未来的主力电源,更好地支持新电力系统的建设?如何发挥光伏企业在发电端和消费端的作用?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三,转变思维角度。过去,更多的是从发电端,思考如何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双碳目标需要我们更多地从“碳”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实现脱碳。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我们将根据区域和行业特点,制定适合区域和行业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电力能源构成结构,因地制宜推进光伏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方案。结合采矿、化工等其他行业的生产过程,可以找到更好的脱碳方案。

协鑫智慧能源副总裁霍光钊:低碳是对电网消费的考验

碳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给能源行业带来了双重意义。一是转型的意义在于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从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和绿色能源转型。第二,是主角。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将引领世界绿色能源发展,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技术装备发展处于先进甚至领先水平。 2020年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预计到2030年达到20%以上。下一步,要制定好日程和路线图,扎实推进双碳目标。

但同时,新能源电力具有波动性和不稳定性,低碳是对电网消费的考验。协鑫也在尝试参与新电网建设和建设示范项目,做“源网负荷储能”,使新能源消耗达到50%以上。在煤电深度调整和改造方面,原来的调整幅度是50%—100%,现在可以达到30%,更深的调节可以达到20%。除了发展储能技术外,新能源消费问题也将逐步得到解决。

联盛新能源集团董事、联盛电力总经理田大勇:碳达峰,碳中和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是由民营企业诞生和成长起来的。项目平均体量虽小,但“小而多”,主力是聚沙成塔。碳峰、碳中和目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课题。我们在这场“大考”中不断探索,双碳目标也孕育着良机。

当前,各行各业都着手实施双碳目标,我们不能忽视高质量发展。如光伏市场如火如荼,但总装机量占市场存量不足5%,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总市场份额不足1%,发展潜力为巨大的。项目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强行介入,而应同时从生产和消费端进行升级改造。对此,我们需要充分结合pr